“我習慣一個人吃飯、散步、聽歌、學習。”他這樣無所謂地說。
他自認為自己人緣不錯,擁有不少朋友,他對待每一個朋友都很真誠,很大方,可是他卻沒有一個交心的人。可能是因為他性格問題,他不愿意和認識的人講他藏在心中的事。也可能是他不想讓別人發現自己有弱點,于是有了一件讓人不想接觸的保護層。
之前的他,喜歡改變自己融入到集體中,在認識粽子之后,他的思想開始有了一些變化。
粽子是一個女生,有一部分性格跟他很像,但是粽子喜歡自己獨處。當他第一次聽說粽子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就非常驚訝,因為他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。他聽說粽子一個人看電影的時候,對這個女生第一次有了一些佩服與心疼。
“你怎么不跟朋友一起?”他問出忍了很久的問題。
“我經常一個人的。”粽子很平靜地回答他,“而且一個人感覺非常好,感覺很自在。”
在那之后,他就打算嘗試一下一個人獨處是什么感覺。
他一個人去了一家飯店,要了很想嘗試的一道菜,要了一瓶啤酒,擺好了盤子和杯子,照下了一張紀念“第一次”的照片。他沒有管旁人的目光,或許別人根本沒有把目光放在他身上,他慢慢吃著桌上的菜,慢慢喝著啤酒,他好像有點知道粽子說的“輕松”是什么感覺了。
他慢慢走在河邊的堤壩上,看著微風吹起的楊柳,感受著槐樹葉間撒下的陽光,突然想到要是有一個人陪在自己身邊,能聽自己說些從沒說過的話該多好。他搖搖頭,自己一個人也挺好的,多一個人怕是會更麻煩。
有一天,他突然想嘗試一個人看場電影。當他在排隊檢票入場時,發現情侶真多,有點感慨單身狗越來越少了。他坐在一對情侶旁邊,女生看他一眼之后跟男朋友小聲嘀咕些什么,他也沒有在意,安心看著電影,想笑的時候便笑,思索的時候便緊鎖眉頭,慢慢沉浸在了電影里。回到家,他興高采烈地跟粽子分享自己一個人看電影的經歷,聊了一會才知道,那天是情人節,原來不是單身狗變少了,而是都不敢出門了。
他開始嘗試更多的東西,隨著這種體驗慢慢多了起來,他變得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了。
這個在某些事上看起來有些孤僻的人,是我。
我不喜歡和別人一樣,我想擁有一種自己的生活方式,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特的、擁有自己思想的個體。
我從沒懷疑過自己會遇到能陪在自己身邊的人,只是在遇到那個人之前,我想讓自己更自在地前行。
畢淑敏老師說過一句話,“生命之所以寶貴,不在于它只有一次,而在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軌跡。”可能我的境界離擁有“自己獨特的軌跡”還差得遠,但我會為之不斷努力。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